強化前庭覺的親子遊戲


 


人類最主要的學習工具都在頭部,由耳朵、眼睛、鼻子和嘴巴接收訊息,透過腦幹前的前庭神經核,進入大腦的功能區。這些器官所接受到的訊息,就稱為前庭訊息。經由前庭訊息的傳輸,大腦和身體才得以理解和掌握環境,這就是前庭覺的主要功能。


  雖然在生理學上,屬於前庭覺的視、聽、嗅、味覺的接收均來自後腦,並且將相關經驗統合,成左腦思考力的根基。不過前庭覺卻是由右腦掌控,前庭訊息的直接回應也在前腦葉,不必依靠舊經驗的比較、判斷,在接收的一剎那,在直覺的反應下,依需要而付出行動。它是屬於身體的智慧(或稱右腦智慧),是對當下環境的需要所做的直接反應,雖有計畫,卻是直覺的、嶄新的、不受舊經驗及舊記憶限制,因此常有突破性的創新能力,這種運動企劃能力是潛意識的,也與人類的潛能有密切關係。


  前庭覺是大腦功能發展最重要的基礎,感覺訊息的輸入必須靠前庭覺過濾、整理及統合,讓大腦能正確瞭解環境的狀況。大腦輸出的訊息,也是由前庭覺來進行輕重緩急的調整,才能夠很快的讓大腦和身體取得協調。前庭覺會將訊息由脊髓錐體神經體系,傳達到身體各部位,通知身體必須作收縮和運作,以適應環境的需要,同時也會將這些肌肉和關節的訊息傳到前庭神經核及小腦,形成身體、神經、大腦功能的全然互動,是人類向環境探索和適應的最重要基礎。


  如果這方面功能不佳,便無法達成感覺統合,孩子便會常常跌倒或撞牆,動作顯得笨手笨腳,甚至害怕行動,更會造成感覺訊息嚴重扭曲,而影響到身體的協調能力。


強化前庭覺的親子遊戲:


(1)搖搖船:大人和小孩面對面坐在地上,雙腳互相抵著,手拉手伸直;當大人躺下時,小孩仍保持坐姿,小孩躺下時,則換大人維持坐姿,交替做20~40次。


(2)螃蟹先生: 小孩舉起雙手和耳朵平高,雙腳略彎曲,往左和往右連續橫行,如螃蟹走路狀。或小孩雙手高舉小皮球,或雙手各夾一個小皮球,向前,向右、向左踏腳走步。


(3)划草遊戲:在室外找一處草坪斜坡,鋪上塑膠布,讓幼兒由上划下來。或是讓小孩坐在紙箱內或有滑輪的台車,由上划下來。


(4)投籃球:在牆上掛一個用紙箱或籃子做成的籃球架,讓小孩投球入籃內。


        也可在地上放個箱子,讓小孩採俯臥姿勢,將球丟入箱子內。


(5)小滑板遊戲: 讓小孩趴在小滑板上,抬高頭部,雙腳自然伸展,以手臂力量向前划動;也可往前或往後划動,或以滑板為重心,將身體做360的旋轉。


(6)大彈力球遊戲:   讓小孩趴在大彈力球上,抬高頭部,大人雙手抓住小孩的雙腳,做來回前後搖動。或趴在大球上做活動,如繪圖或拼圖。


 


(7)臥趴大彈力球投籃: 讓小孩趴在大球上,大人雙手扶住小孩的大腿或腰部,令小孩彎俯撿起地板的球或沙包,再抬起身將球或沙包投到籃子裡。


(8) 跳跳彈力球:讓小孩坐在大球上,雙手扶住其腰部,幫他做上下彈跳的動作,或趴在大球上做上下彈跳。


(9)裝鬼先生:準備一條大被單,大人躲在被單裡面手足舞蹈,裝鬼跳舞,接著換小孩表演,也可讓兄弟姊妹輪流表演。


(10)模仿動物: 讓小孩蹲趴著,學狗兒以四肢爬行,並抬頭「汪汪」學狗叫,雙腳還可學狗踢動。大人也可用手腳支撐,弓起身體呈大象狀,小孩則裝成小象,在大人身旁爬行,或穿越大人身下。小孩也可學兔跳,學蛇扭曲爬行,或學貓弓起身體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星辰兒童瑜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